内化是种能力

文章目录[隐藏]

缘起

近日关注的品种处于震荡行情,没有太多交易机会;算是机会的也就下午开盘时的玻璃和纯碱合约,15分线图做空。犹豫了一下就错过了。时机就是这样,错过最佳进场点,再去追就性价比不高了。

按上周末想法(重置Reset),没有行时有知,今日就根据昨天话题(知行合一为什么难)继续探讨。

昨文提到了认知深化,进一步说是知识的内化。昨文“AI输出”的部分,太学术性,个人理解起来难度颇大,就别说内化且能应用了。按照费曼学习法,只有把学到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语言讲述给他人听,这个知识才是你的,才算内化。

期货通截图_20250318171331

内化

80后虽不比90后00后新生代,算不上是互联网原住民;由于专业关系,对于计算机/互联网的原理相对了解,且对各种新产品新模式了解颇多,对各种科技/商业新闻跟进颇为及时。但是,也就仅此而已;回想起来,接收了那么多信息,并没什么效益;某个角度上说,是个信息过载的受害者?还是个人因素。

过载的信息使人难以深入思考。Web1.0(2G/3G/ADSL)时,博客/论坛时代,尚有些可选择面,可能有一些思考;到了Web2.0(4G/宽带)的社交媒体时代,微博/社区,更多的个人表达,图文吸睛,热点骂战,眼球经济,已经目不暇接了;到如今的短视频/直播(5G/百千兆)时代,连选择权在某种程度上都被剥夺了:你以为你有选择,实际上你没得选。犹如《西部世界》终章体现的,不只是机器人,连真人的命运也是被设计的。

信息,还不是知识。本文主题是内化,是知识的内化。在AI世代,还有必要吗?不禁要问。

AI能力的确超出了多数人的认知,能说会写,能读资料能分析,能深入思考,能写文作画,能谱曲唱歌;在虚拟世界的一切,似乎啥脑力劳动都可以了?如果结合机器人,是不是体力劳动也都可以,从而改变现实客观世界。那么个体再谈知识的内化,算不算是个笑话?就不说记忆力,搜索能力,计算能力,连思考力,人类能比AI强?输出能比AI完整?

能剩下的估计也就剩想象力和创造力了。没有信息/数据/算法/知识的内化,人还能谈想象力和创造力吗?

幼儿没有知识,似乎也能凭着想象力作画?AI没有想象力,人凭想象力给出合适的提示,做出的画应该比幼儿作的画好一些?

创造力呢?AI真的没有创造力吗?创造力是否有一定的逻辑?是否也可通过算法实现。想到这里,在没有咨询AI的情况下,自个的知识储备已经不够用了。

在没有AI的帮助下,如果要及时性,比如写作本文,一定程度上知识的内化还是必要的。

内化能力

“知道很多道理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”,和昨文“知行合一为何难”,内核一致。知易行难,知道和做到隔着千重山。

如《重置Reset》所提的,之前有很多无病呻吟,可以作为精神内耗的例子;关于如何弥补知道和做到的鸿沟,之前文章《期货交易需要哪些能力》、《输入输出啥内容》提到了各种能力;知识内化也是种能力。而能力培养,即技能培养,和运动一样,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,形成肌肉记忆,形成潜意识,形成本能,达到“忘乎所以”的境地。

题外话

“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”--杨绛

无效的信息输入太多,无效思考太多,结果自然不好。

按照“输出倒逼输入”原则,有效益的输出是啥?那需要什么样的输入,结合有效内化再输出,并形成正向的反馈循环,才是下一阶段需要做的。

相关推荐

一波未平一波又起

趋势/波浪/日内交易,可能都是趋势交易?只是和时间周期有关。比如周线级别的趋势,连续几日的趋势行情可能就是周线趋势的波段;同理,在日线级别的趋势行情中,连续几个小时的趋势行情只是日周期趋势的波段;

重置Reset

时光荏苒,物非人非。距上次键盘敲字过去一年多,而此站点也近5年没更新(包括公众号)。网站外观变过,职业也变过,心境变的更多。

暂无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,必填项已用*标注。